肌酐升高速度
更多限行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小程序
为什么进入肾衰竭阶段,肌酐就会升高?
1、综上所述,肾衰竭患者即使尿量正常,血肌酐水平也可能升高,这是因为肾脏的排毒功能受损,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了尿液的质量和成分。
2、肌酐高所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的进行性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血肌酐小于178umol/L,肾衰竭失代偿期血肌酐大于178umol/L,肾衰竭期血肌酐明显升高,可大于445umol/L。
3、急性肾衰竭的肌酐升高主要是寻找原因,对因治疗,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4、肌酐高代表肾功能衰竭,肌酐和尿素一样,都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如果在观察肾功能检查单的时候发现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衰竭,代表肾脏的排毒能力下降,应该寻找基础的病因,从病因上进行治疗。如果是急性肾衰竭,在病因去除以后,恢复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5、肾衰竭晚期,患者的身体机能已经严重受损,肌酐水平从四百多上升到一千多,这可能意味着病情在恶化。透析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来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体内水分和毒素的积累,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会更加迅速。伏水是指体内水分过多积聚,无法通过肾脏正常排出。
肌酐多少为肾功能衰竭
1、其中肌酐在40-120umol/L时,处于肾功能正常期;肌酐在133-177umol/L时,处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在177-442umol/L时,处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肌酐在442-707umol/L时,处于肾功能衰竭期;肌酐≥707umol/L时,处于尿毒症期。所以,肌酐超过133umol/L时,考虑存在肾脏损伤,处于肾功能不全期。
2、当肌酐水平超过133umol/L时,可能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损伤,这通常表明肾功能已不全或处于肾衰竭的状态。具体来说,肌酐水平在133umol/L以上可能表示炎症损伤期,而达到186umol/L则进入肾功能损伤期。当肌酐水平攀升至451umol/L时,即进入肾功能衰竭期。
3、肾功能衰竭期肌酐值的范围是221到442umol/l,相对应的肾小球滤过率在25%到10%。这一期的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会有明显的贫血,而且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肾病肌酐不能超过130μmol/L,血肌酐持续升高超过130μmol/L,就考虑肾功能衰竭,要注意定期检查。
5、尿毒症以肌酐来计算,一般是707umol/L,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成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尿毒症期。肌酐是肾功能的一个指标,肌酐降低,在临床上意义不大。如果肌酐升高,临床意义比较大,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衰竭。肌酐值越高,提示肾功能越差,如果肌酐超过了707umol/L,就考虑患者进入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6、血肌酐的正常值是: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肌酐值超过此水平提示肾功能不全。肌酐低于低于133μmol/L,属于Ⅰ期肾病。肌酐在133-221μmol/L,属于Ⅱ期肾病。肌酐在442μmol/L以上属于肾功能衰竭。
尿蛋白正常,肌酐却持续升高?
1、尿常规正常,肌酐升高,有可能发展成为尿毒症。在临床上经常遇见这种情况,发现尿常规是正常的,尿蛋白和红细胞都是阴性,但是查肾功能会发现肌酐轻度升高,主要见于慢性的间质性肾炎。
2、有可能有关系。泌尿系感染影响肾脏功能,反映在肌酐升高。同时吃肉多也可以使肌酐值升高。现在肌酐只是高一点,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泌尿系感染。要足疗程。一般4周左右(具体去医院)。不然容易变成慢性感染。
3、比如有人肌酐升高,是因为尿路梗阻,比如有肾结石,有肿瘤,这个时候只有到泌尿外科去,请泌尿外科的医生把结石、肿瘤处理掉,把梗阻的因素去除了,肌酐才能恢复。有些病人是因为吃了一些伤肾的药物引起的肌酐升高,肾功能损伤,只有及时的停用这些药物,肌酐才能逐渐的恢复,不要再继续伤肾了。
4、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肌酐升高。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5克),可以缓慢,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5、你现在是肾功能不全。蛋白、潜血、肌酐只是肾脏损伤的外在表现,但你的病情不是蛋白病、潜血病、肌酐病,你根本的病情是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具有滤过功能的肾单位坏死,(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内血管硬化等)排毒功能降低,肌酐所以升高。
肌酐高到什么程度需要治疗
肌酐高于正常范围时需要治疗。肌酐是一种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通常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肌酐的正常范围因实验室和检测设备而异,但一般来说,男性肌酐的正常范围为0.7~3mg/dL,女性为0.5~1mg/dL。如果肌酐水平高于这个范围,则可能表明肾功能受损,需要治疗。
从这个角度看,肌酐偏高,为117μmol/L,往往需要治疗。具体到要不要治疗,还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肌酐升高之后要看具体的程度,一般代偿期小于177μmol/L时情况相对还好,患者需要进行干预,基本上通过饮食、药物治疗之后,可以达到长期稳定的水平。一旦当肌酐进入肾衰竭期或者尿毒症期,常见的是707μmol/L,提示肾脏损伤很严重,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肌酐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当其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比如达到500μmol/L时,这可能会引发关于是否需要进行透析的讨论。500μmol/L被视为透析的一个临界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达到这个数值的患者都必须立即进行透析,具体情况会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判断。